也许《聊斋》电视剧曾经是你的“童年阴影”之一,也许你还记得每年寒暑假电视里循环播放的《西游记》,也许你看过近年来的电影《姜子牙》、漫画《狐妖小红娘》……
妖怪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聊斋志异》和《西游记》也许可以被视为中国妖怪文学的两部巅峰之作,但古代有关妖怪的描述远远不止于此,唐传奇、六朝志怪等都不乏名作,而早期的妖怪记载更是可以追溯到《山海经》这部“古今语怪之祖”。如今,接受过良好的科学教育的人们也许不再相信世间真有传说中的妖怪,可有关它们的故事,仍然能引起许多人的兴趣。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给妖怪形象、妖怪故事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游戏、影视、网络小说 …… 在许许多多地方,都能找到妖怪们的身影。
什么是妖怪?它们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象,还是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投射?“妖怪”的概念是无可争议、一成不变的吗?文人们“谈狐说鬼”,是对现实的逃避吗?究竟是什么在吸引他们,他们又究竟在谈论什么?透过妖怪故事,我们能看到人们的哪些欲望与恐慌?这些故事又是如何被传播、接受、又重新演绎的?从《封神演义》到《王者荣耀》,妲己形象的演变能引发我们哪些有关性别的思考?在这门课上,我们将一起回顾、思索和探讨有关妖怪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