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以来,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作为文艺形式的一种,电影艺术同样表达并呈现着它所附着的那个时代。从清丽舒缓的《小城之春》到鲜艳炫目的《小时代》,从凛冽英武的《侠女》到引领一时解构话题的《功夫》,从贴近时代变迁脉动的《乔厂长上任记》到直面时代边缘人群的《三峡好人》……或许,我们可以短暂冲出厚重的书籍樊笼,走进一个充满了世代更迭气息的光影世界。
透过当时镜头,我们可以捕捉特定年代国家形象设定,文化主流变迁,时代人群的狂欢、焦虑乃至自我宣泄,体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和思想上的新陈代谢。同时,回到那个时代的声像现场,了解我们的祖辈、父辈曾有过的精神生活空间,捕捉它们各自时空独异的细密语言(从词语或言语、声音到视觉语言如城市、服装、家具、色彩等等),以此补充或修缮话语主轴,从而进入更为丰富的审美与文化世界。
课程将重点介绍最具时代象征节点的作品,带领学生欣赏经典影片或局部片段,共同阅读电影史上较为重要而才华横溢的电影著作或评论,以研讨的形式给大家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思考和对话空间。课程将以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方式,尝试带领大家去把握二十世纪中国喧嚣动人又貌似断裂的历史和艺术的内在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