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自己属于哪个群体?你对此有很强烈的归属感吗?你是否感到孤独、迷惘、不自信?你觉得自己是否有必要紧跟时代?你的自我价值只有身处集体中才会实现吗?你读过哪些讨论个群关系的文章或者书籍?
个体和群体关系一直以来是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 治学等学科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的是“内圣外王”。在西方,哲人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建设一个“个与群”相和谐的共同体。二十世纪以来,由于国家民族的整体危机和西方思潮的涌入,中国学科发展的分界亦逐渐明晰,我们能够从哲学、社会学、甚至文学艺术的文献中看到对此问题不同维度的讨论。随着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到来,建立在虚拟世界里的孤岛式人际关系,也成 了常见的个群关系形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的。
本课堂将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研讨环境,使学生充分了解不同语境下有关“个与群”关系话题的知识空间,尝试用不同的学科文本来解读同一个主题。同时,教师和学生还将试着一起分析当前社会引人注目的反映个群关系的事件或现象。通过课堂学习和研讨,学生还可得到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每个同学将针对自己关切的话题进行规范的写作练习,并努力实现在自己感兴趣的文本空间里进行学术对话的可能性。